Saturday, 6 February 2010

八十後的麥田捕手



J.D.沙林傑離去, 沒有帶走的, 是他描繪青年人那種憤世嫉俗的獨特風格。而麥田捕手的戲碼, 就在今天的香港上演。

成年人見到現在的年青人搖旗吶喊狂衝「西環官商俱樂部」的欄王雄姿, 感到很不是味兒。縱然知道自己當年血氣方剛, 擲至遍地「菠蘿」的佳話還能為自己挽回不少面子; 但對今時今日連擲幾隻香蕉也大驚小怪的成年人. 亦不免感到「長江後浪推前浪」。 成年人大抵也有看過麥田捕手這部文學經典, 於是他們就搬字過紙, 大造文章。首先, 他們把這些年青人定義為「八十後」, 企圖一竹篙打一船人。 然後, 他們試圖把麥田捕手的主人公那個激烈亢奮的年青人, 代入這群八十後的身上。 但 Holden Caufield 發了讀者六十年, 是神聖不可侵犯。幸虧沙林傑筆下的主人公是一位unreliable narrator, 滿口「流料」, 為成年人的描繪作出了完美的收筆。成年人覺得八十後雄心壯志, 義憤填膺, 但因為他們人生經驗淺, 往往只被自己的感性思維所操控, 以致橫衝直撞, 在沒有明確的理論基礎下就空喊口號, 印證了沙林傑所烘托的那種teenage angst 。 成年人把八十後定格為「麥田暴手」, 是要點出這些年青人和麥田主人公之間的相像之處: 就是滿腔控訴, 但那些所謂的理想根本是不切實際, 形同虛幻的夢, 甚至跡近妄想。成年人這樣,無非是他們的鴻圖大計一次又一次被年青一代「狂插」, 唯恐小朋友將來不事生只有言傳身教。

成年人機關算盡, 刻意地忽視了Holden迷人之處: 就是他那天真無邪的心。在勢利的目光下,他也許只是一條失學的雞蟲。但他就像國王的新衣裏面那個小朋友, 一次又一次地點出了成年人世界的不濟。成年人唯一的招架方法,就是否定他的觀察, 因為他「未夠班」。 這樣的情景, 不就是在八十後風波上歷史重演嗎? 其實年青人只是利用自己的稚子之心,繪畫出自己想見到的美好將來。即使他們不能像成年人繪出一個個雄圖偉略, 天真的筆觸正正表現出年青人的真心, 和他們對未來的憧憬。不過, 成年人拿起了一枝沾滿墨水的鋼筆, 不斷地把筆尖按在年青人的美夢上深藍色的墨水早就染污了年青人的幻想, 還混和了他們的淚水, 未來的影象就變成了模糊。是不是因為成年人掌握了謀生的標準答案, 目光只會勢利, 還是這就使與銅錢打交道的後遺症? 成年人還忠告這些八十後, 不要再尋覓他們幻想的天堂樂園, 因為那只是死路一條。做人要「精」一點,這才是「識撈」的不二法門。成年人以為自己化身成麥田捕手, 正在營救這些跌下懸崖的八十後小孩子。  意料之外的是,他們把年青人推往反智的思想深淵。


無謂再把年青人定格為八十後: 因為年青人要守護的,是自己對香港的夢想,不可以令它跌下萬劫不復之境。倒不如稱他們為「八十後的麥田捕手」吧!


秋水E 
6/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