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6 April 2014

蝦蟆的油 - 黑澤明自傳 (下)


上集:



跳脫框架 因勢利導
機遇儼如流星 但我們是否就要讓它們乘風而來, 隨風而去呢? 黑澤明的其中一個優點, 就是懂得把握機會, 加以自己的創意, 締造出一個又一個經典。 在‘姿三四郎’最後對決出現的一陣風, 是從何而來的呢? 話說黑澤明等人準備拍攝時, 遲遲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場景。 直至有一天, 突然出現一陣怪風, 黑澤明靈機一觸, 立刻帶隊拍攝決戰場面。 這一幕的處理, 最終成為了現代動作片的一個典範。 又一次, 黑澤明正在拍攝‘酩酊天使’, 不巧父親辭世。 他在新宿單獨喝酒 後, 在夜街流離浪蕩。 街上響起了‘杜鵑圓舞曲’, 他想到自己和片中三船敏郎在街上走的一幕異曲同工, 便得到了啟發, 把‘杜鵑圓舞曲’配進了那一幕。 在‘羅生門’裏的陽光, 也是黑澤明瞬間構想出來的意念。 大家想不到這一幕最後成為了一個很具哲學味道的mise-en-scene, 那就是真理之光往往遙不可及。 掌握機遇後, 便要付諸行動!
黑澤明之自省
很多人都覺得黑澤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 黑澤明終究是一個普通人, 所以他也懂得去作出自我反省。 一件令他十分慚愧的事, 就是當年他沒有用行動去阻止軍國主義的種種惡行。 跟很多日本人一樣, 他看到這些不義的事時, 只是敢怒不敢言, 因此黑澤明在戰後拍的電影, 都洋溢著很深的人道主義, 希望用電影去宣揚正面的觀念。 黑澤明不是神, 他沒有能力創造出一個凡事利己的世界。 所以, 他在與其他人相處時, 也吃過不少苦頭。 無論是一些膠人, 有心傷害他, 或者是一些不明白羅生門在說甚麼的‘電影人’, 黑澤明都可以豁達的去面對。 他對世事的寬容, 或許使一些人企圖得寸進尺, 不過就令更多的人對他奉上忠誠! 寫到了最後, 黑澤明突然說他不會再寫下去, 為甚麼? 原來, 他已經領略到自己作品'羅生門'背後的意義。 他開始自我懷疑, 自傳會不會說得太過主觀, 對他人的觀點不夠尊重? 他還是決定由其他人為他寫自己的故事。 這當然沒有問題: 這只是更加反映了黑澤明的謙遜。
結語
我崇拜黑澤明, 不只是單純喜歡他的電影。 更重要的是, 我被他那高尚的人格所感動。 黑澤明的創意和對電影的熱情,真的為世人帶來無窮的啟發。 當這位二十世紀的偉人願意用文字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時, 你還有甚麼原因去不看此書呢?
(二之二)
by Ed Law
26/4/2014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26







Sunday, 20 April 2014

蝦蟆的油 - 黑澤明自傳 (上)


你認識這個人嗎? 他讀書時數理欠佳, 轉校之餘又被頑童欺負 (不過被他精湛的劍技擊退了). 在美術課時, 他用自己獨特的配色方法去繪畫, 卻被老師當眾羞辱. 符合這些標籤的人, 在世間有如恒河沙數. 不過, 當中有一個人最後拍出了如'羅生門', '七俠四義', '影武者'等的經典作品. 這個人, 當然就是黑澤明了!

我最近看了由黑澤明撰寫的自傳 - '蝦蟆的油'. 在書中, 黑澤明記述了自己從年幼到五十年代的經歷. 相信你讀完此書後, 會發現'黑澤明'這個故事, 絕對不遜色於他的任何一部電影作品!

黑澤明的電影教育

其實, 黑澤明很多的個人經歷, 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裏面. 他在書中說過, 如果沒有了電影, 他的生命將是一片空白. 黑澤明小時生性內向, 也十分俏皮. 但是, 他從小已經很喜歡創作, 把自己的想法灌進小作品裏. 對黑澤明尤其影響深遠的, 是他的父親和哥哥. 父親是一個傳統的人, 自小就要他學習書法和劍道, 而黑澤明就特別鍾情後者. 儘管如此, 父親又經常帶他和哥哥去電影院觀看電影. 所以, 黑澤明從小便沉醉在光影世界裏面. 黑澤明與哥哥的故事, 亦令我十分感動. 他的哥哥雖然看來嚴肅寡言, 但其實是十分痛愛自己的弟弟. 我覺得哥哥的性格很像'七俠四義'裏面勘兵衛一角哥哥酷愛電影和俄國文學, 有甚深的文化修養. 他在電影院擔任解說員, 又常常帶黑澤明去觀摩電影. 好景不常, 在三十年代時有聲電影的出現, 令到電影解說員這個職業備受淘汰. 這令我想起電影'星光夢裏人'(The Artist, 2011)裏面無聲電影演員被淘汰的情況一樣. 哥哥性情變得沉鬱最終不幸自殺身亡, 令黑澤明痛心不已. 不過, 我認為黑澤明與哥哥的經歷, 對他的作品有三大影響. 第一, 受到哥哥的啟發, 黑澤明的電影主題往往都是和師徒關係和知識傳承有關的. 或者, 這也是黑澤明和他的影迷所維繫著的一種關係. 第二, 哥哥英年早逝, 令黑澤明更加體會到積極的心境對人類的重要性, 所以他的電影多是正面和樂觀的. 他處事亦十分集中, 拼勁追求完美. 第三, 在父親和哥哥的引導下, 黑澤明從小便看了很多世界級名作, 例如卓別靈(Charles Chaplin), 斯敦堡 (Josef von Sternberg), Jean Renoir的作品. 你知道黑澤明是進戲院看'波坦金戰艦' (The Battleship Potemkin, d. Sergei M. Eisenstein, 1925)的嗎? 他的電影基礎, 就是從此而來的!

默默耕耘 及鋒而試

很多人常抱怨: '上天不給機會我啊!' , 這就代表你可以靜坐一旁, 不思進取嗎? 黑澤明的兩個親身經歷, 對此說作出完美否定! 你知道為什麽黑澤明有機會執導他的第一部作品'姿三四郎'黑澤明在書局裏看到'姿三四郎'這本書 ,興致頓生, 立刻著手編撰劇本. 他請求自己的電影公司去向'姿三四郎'的作者購買電影版權. 但原來已有另外兩間電影公司提出同樣的要求! 最後, 黑澤明所屬的電影公司購得了電影版權原來是因為那位作者的妻子在報上讀到黑澤明的作品, 賞識他而向其丈夫引薦. 另外, 在日本戰敗後, 很多美國人抵達日本, 當中不乏一些電影工作者. 有一次, 黑澤明在片場留意到一群美國電影人看著他拍攝電影他不知道的是, 裏面其中一人就是他很崇拜的約翰福特(John Ford)! 當他還以為自己是寂寂無名時, 世界早已知道有一個名字叫做'黑澤明'的人了!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 只要肯默默耕耘, 最終一定會遇到知音人, 那怕只是一, 兩個人.   如果不去播種又怎能奢望會有收成的一天?!

(二之一)

by Ed Law
20/04/2014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26





Saturday, 12 April 2014

紅圈 (Le Cercle Rouge)



命運的紅圈, 凡人會不由自主地踏進去。 問題是: 你有尊嚴踏進去嗎? 今次我談的, 就是梅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的經典犯罪電影'紅圈' (1970, 又名'奪寶群英', Le Cercle Rouge)!

'紅圈'是梅維爾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而此片亦被公認為現代犯罪電影的典範。 吳宇森, 杜琪峯, 以至昆頓塔倫天奴都十分喜愛此片, 自己的作品亦深受其影響。 在我看來, 紅圈是一部極具教育意義的電影: 那當然不是因為它教導我們如何去搶劫, 而是因為它令我對名譽(Honor)和仁義(Jingi)這些概念有了更深的體會。 我在介紹‘大黎明’ Un Flic, 1972)時已經談過梅維爾的風格, 這次我集中介紹'紅圈'背後的意義。





故事講述剛出獄的大賊Corey (亞倫狄龍飾)探聽到一個行劫的機會, 但他深知需要兩位拍擋幫助。 臭名遠播的惡棍Vogel (Gian Maria Volonte) 剛剛逃脫, 警長Mattei (Andre Bourvil) 備受上司的壓力, 只有窮追不捨。 Vogel在逃走時, 躲進Corey車子的車尾箱裏。 兩人僥倖地避過兩次警方的搜查後, 終於首度‘見面’。 Vogel本想挾持Corey, 但兩人彷彿都感受到大家是同一類人, 產生了一種互信和尊重(這就是男性的浪漫了!), Corey便帶Vogel逃回巴黎了。 Corey把行劫的計劃手告知Vogel, 邀請他'入局' 他們還欠一位神射手, Vogel便向Corey提議他的一位舊朋友-已退役的警察Jansen (Yves Montand) 三人準備好後, 便漏夜去行劫珠寶店。 CoreyVogel在每一個細節都準備充足, Jansen更加是盛裝出席! 整個搶劫過程歷時達三十分鐘, 而且接近沒有對白, 表現了三人的冷靜和高度集中。 Jansen亦表現了驚人的槍法, 一槍便KO了警報系統, CoreyVogel可以成功拿走珠寶, 三人然後逃逸。 可惜, 他們幕後的推手受到警方的恐嚇, 被逼出賣三人。 Corey隻身去進行交易, 沒想到警方假裝成買家, 因而中伏。 JansenVogel基於道義和友情, 前來營救Corey, 但最終三人都被擊斃。



紅圈, 是片中最重要的象徵。 進入了紅圈, 你便成為了‘局內人’: 你有了自己的責任, 即使其他成員的處事風格與你的是南轅北轍, 你都要懂得尊重, 集中完成自己負責的部份。 這就是名譽的意義了。 梅維爾亦運用了不少拍攝技巧, 使觀眾被定格於‘局外人’的位置上。 片中有頗多中鏡和遠鏡的場景, 令我們只能冷眼旁觀, 不能置身於賊幫裏。 梅維爾並沒有把焦點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 是因為他想強調賊幫是一個團隊, 各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此外, 片中一些對稱的拍攝手法, 還有實物和影子在同一個Frame裏的處理, 似是要為觀眾提供一幅'complete picture', 使人感覺比較客觀。 那麼, 你很崇拜亞倫狄龍, 就代表你可以擠身入局嗎? 非也- 紅圈和命運, 其實絲絲入扣。  與命運對弈之時, 一子錯, 滿盤皆落索。 要是Vogel不是躲進了Corey的車尾箱, 他可能早就被射殺。 Corey把手槍藏在車尾箱內, 如果他不是兩度逃過搜查, 他可能又再度身陷囹圄了。 匪幫奪寶成功, 你又怎會想到警方掌握了幕後推手的黑材料, 逼他就範? 有些人說‘不信命’, 但命運的巨輪, 一直都操縱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


紅圈裏最浪漫的, 是三位主角表現出來的優秀品格。 對很多人來說, Jansen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君子。 或許你覺得他的行為比較傳統: 例如, 他為什麼要盛裝出席搶劫行動? 請不要O: 此舉正正代表了他對這個任務的尊重, 像是誓師自己會用盡全力。 因為他開的那一槍必須要極其準確, CoreyVogel才可能順利地進行下半部份的行動, 以劫走珠寶。 Jansen''的一幕, 就是當他把來復槍放在三腳架上, 以便瞄準目標時, 他突然拿走了三腳架, 用自己的實力一槍射中警報器! 此君非凡的實力和信心, 表露無遺。 Jansen後來更告訴Corey, 這一槍他準備周詳: 特製子彈, 彈道計算, 他事前都全然掌握。 到了最後更, Jansen說他不想分贜, 因為他真正的勝利, 是在於成功地射出了那一槍, 令他回復了自信和戰勝了自己的心魔。 就是CoreyVogel'', 才使Jansen有這個自我實現的機會。 Jansen迷人之處, 或許就是在現實很難找到這一類人!



說到'', 我亦想談談'仁義'這個概念。 ‘仁義’ 其實是日本語, 可以譯為Benevolence And Humanity, ''字應當譯為rectitude. Corey發現Vogel, 為何他倆會產生一種互信, Corey會冒險去幫助Vogel? 這是CoreyVogel的一種'' (Benevolence), 是不用理性解釋的。 兩人心中對對方有了一種尊重和信任, 所以當Corey被仇家劫持時, Vogel便挺身而出去射殺那兩人。 這使我想起了危險人物(Pulp Fiction)Captain Koons的一句對白: '...when two men are in a situation like me and your Dad were, for as long as we were, you take on certain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other...' , 大家進了紅圈, 便有責任去相互照顧, 這便是一種'仁義'的表現, 當中衍生出來的友情遠比其他因素重要。 到了最後, JansenVogel知道自己九死一生, 也要拼死拯救Corey, 就是為了這份羅難得的友情和道義。

紅圈已經畫成了。 你, 準備好入局了嗎?

by Ed Law
12/04/2014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