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
跳脫框架 因勢利導
機遇儼如流星 , 但我們是否就要讓它們乘風而來, 隨風而去呢? 黑澤明的其中一個優點, 就是懂得把握機會, 加以自己的創意, 締造出一個又一個經典。 在‘姿三四郎’最後對決出現的一陣風, 是從何而來的呢? 話說黑澤明等人準備拍攝時, 遲遲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場景。 直至有一天, 突然出現一陣怪風, 黑澤明靈機一觸, 立刻帶隊拍攝決戰場面。 這一幕的處理, 最終成為了現代動作片的一個典範。 又一次, 黑澤明正在拍攝‘酩酊天使’, 不巧父親辭世。 他在新宿單獨喝酒 後, 在夜街流離浪蕩。 街上響起了‘杜鵑圓舞曲’, 他想到自己和片中三船敏郎在街上走的一幕異曲同工, 便得到了啟發, 把‘杜鵑圓舞曲’配進了那一幕。 在‘羅生門’裏的陽光, 也是黑澤明瞬間構想出來的意念。 大家想不到這一幕最後成為了一個很具哲學味道的mise-en-scene, 那就是真理之光往往遙不可及。 掌握機遇後, 便要付諸行動!
黑澤明之自省
很多人都覺得黑澤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 黑澤明終究是一個普通人, 所以他也懂得去作出自我反省。 一件令他十分慚愧的事, 就是當年他沒有用行動去阻止軍國主義的種種惡行。 跟很多日本人一樣, 他看到這些不義的事時, 只是敢怒不敢言, 因此黑澤明在戰後拍的電影, 都洋溢著很深的人道主義, 希望用電影去宣揚正面的觀念。 黑澤明不是神, 他沒有能力創造出一個凡事利己的世界。 所以, 他在與其他人相處時, 也吃過不少苦頭。 無論是一些膠人, 有心傷害他, 或者是一些不明白羅生門在說甚麼的‘電影人’, 黑澤明都可以豁達的去面對。 他對世事的寬容, 或許使一些人企圖得寸進尺, 不過就令更多的人對他奉上忠誠! 寫到了最後, 黑澤明突然說他不會再寫下去,
為甚麼? 原來, 他已經領略到自己作品'羅生門'背後的意義。 他開始自我懷疑, 自傳會不會說得太過主觀, 對他人的觀點不夠尊重? 他還是決定由其他人為他寫自己的故事。 這當然沒有問題: 這只是更加反映了黑澤明的謙遜。
結語
我崇拜黑澤明, 不只是單純喜歡他的電影。 更重要的是, 我被他那高尚的人格所感動。 黑澤明的創意和對電影的熱情,真的為世人帶來無窮的啟發。 當這位二十世紀的偉人願意用文字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時, 你還有甚麼原因去不看此書呢?
(二之二)
by Ed Law
26/4/2014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