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 (1990) 由程小東執導, 鞏俐領銜主演。 這也是張藝謀導演罕有演出的一部戲。 我一向都很佩服李碧華小姐: ‘胭脂扣’,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秦俑’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 拍攝方面, 張藝謀, 程小東和徐克等人都很敬重黑澤明, 所以電影版秦俑可謂‘李碧華的意念, 黑澤明的風格’。 令人欣喜的是, 李小姐的小品傑作, 加上了天皇的浩瀚風格, 就可變成一部一看難忘的佳作!
故事說到秦始皇時代的郎中令蒙天放(張藝謀飾演) 奉命監督前往東瀛尋找長生不老藥的隊伍。 他在營中邂逅了少女韓冬兒(鞏俐飾演)。 一夜纏綿以後, 兩人的關係被揭穿。 冬兒偷了剛好煉成的長生不老丹, 給了天放服下。 冬兒被始皇判以投火自焚, 天放為表盡忠, 則自願成為泥俑。 二千年後, 時為三十年代。 冬兒已經輪迴轉世成為朱莉莉, 而服了長生不老藥的天放, 依然在兵馬俑內默默守候秦始皇的屍骨。 在一次意外中, 莉莉和天放再度相遇。 天放從來都沒有忘記冬兒, 遂與她再續前緣。 歷史卻又再為他倆潑冷水 : 冬兒最終又再為天放而死。 終於到了八十年代, 仍然年青的天放見到了再度轉世的冬兒。 兩人第三度重逢, 冬兒對天放微笑。 而在他心中只有絲絲回憶...
李碧華作品賞析
我佩服李碧華小姐, 是因為她的作品帶給我很多有關人性的啟發。 她很多的作品都是和古代歷史有關, 又涉及轉世輪迴。 不過, 在她故事裏的角色, 都是被歷史遺忘的一群。 潘金蓮, 川島芳子, 紅牌阿姑, 以至韓冬兒和蒙天放, 都曾經被歷史所唾棄。 他們的故事或許沒有歷代君臣般偉大, 但在我看來, 這些小人物的遭遇才是最發人深省。 他們並不是被歷史遺棄的孤兒, 他們的故事也算是歷史的印記。
命運,
可以說是李碧華作品裏一個重要的主題。 人在很多時候, 就是敵不過命運。 例如在‘秦俑’裏, 天放原本自願為始皇試藥, 殊不知始皇竟叫另一位臣子代為試藥, 因為他有重任安排給天放。 臣子服藥後, 毒性發作, 他口吐白沫而死。 試想如果天放試了藥, 又會怎樣? 這就是命運。 天放與冬兒在不同時空的三次偶遇, 都是命運的安排。 即使當秦始皇決定處死天放時, 他也以擲毫定其生死, 是天意令天放得以保命。
不過說回命運, 或多或少都和一個人的性格缺陷有關。 例如在‘潘金蓮的前世今生’, 當潘金蓮投胎轉世時, 孟婆給予她一個機會去忘記前生的恩怨。 但潘金蓮卻只是偏執地大喝‘我要報仇’, 不願為自己留下任何退下來的餘地。 潘金蓮的悲劇, 源於她的性格缺陷。 無論她處於甚麼時代, 如果她不願改變, 悲劇只會不斷重演。 無論他愛的男人叫做西門慶, Simon, 或是甚麽'西人',
潘金蓮都不可能改變這種character trait存在的現實。 他們的結合, 只會鑄成大錯。 很多人說‘性格決定命運’, 或許就是這個意思。
拍攝風格
一個歌頌千秋真愛的故事, 當然要配以拍攝史詩式電影的風格。 在‘秦俑’裏, 大家可以看見此片是深 受黑澤明(Akira Kurosawa)風格所影響。 尤其在秦朝的戲份, 諸多的場面都是明顯地模仿'影武者'(Kagemusha,
1980)的拍攝手法。 在田獵的一幕, 導演的composition手法把七位騎士攝進鏡頭內,
似是向'七俠四義'(Seven Samurai, 1954)致敬。 ‘秦俑’裏情景交融, 悅目的色彩調度亦都是源自天皇強烈的風格。 再加上用了Panavision闊銀幕拍攝手法(Anamorphic,
Aspect Ratio 2.35:1), 李碧華小姐的佳作立刻昇華至如約翰福特(John Ford)的搜索者(The
Searchers)和David Lean的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般的宏大氣勢!
焚心以火
秦俑動聽的主題曲‘焚心以火’, 亦教人難以忘懷。 好一句‘人不顧身, 讓痴心去撲火’- 黃霑先生填的詞正好表現了故事裏真愛至死不渝, 無可挽回的特質。 當‘焚心以火’一曲在冬兒投火自盡和結局奏起時, 心中只會有說不出的感動...
泥俑瞬歿, 唯愛不渝。
by Ed Law
19/10/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