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生門的下半部份, 我們會感受到道德的偏見(Moral Prejudice)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主觀判斷。誠如前文所言, 多襄丸所述的勇武經歷, 可能只是為了滿足其自尊, 所以難以判斷其真偽。 說到底,道德的偏見, 往往都是源自個人的私心。
一如前文所述, 武士的妻子也被召來官府作供。 她情緒激動, 說自己被多襄丸强暴後, 企圖請求丈夫的諒解。可是武士對她除了感到無奈外, 就只有鄙視。 妻子看得肝腸欲斷, 便要求丈夫懲治她。但她竟錯手用短劍殺死了武士。妻子的行徑, 仿似殺人滅口 , 意圖维護自己的貞操。
在羅生門裏, 三人議論紛紛。 大家的看法都充滿着主觀的價值判斷 (Value Judgment) 。諸如「多襄丸臭名遠播, 所以壞事一定是他做的」, 「女人善於用眼淚去說服他人 , 那個女人是在說謊」…這些看法除了主觀之外, 全都是源自個人的偏執 ,是完全不能被客觀地驗證的。 黑澤明引入這些對白, 就是要質疑在現實中, 我們能否真的能作出客觀 (objective, value-free)的判斷 ,還是會被主觀的個人偏見所操縱?
那既然武士已死, 他的說法又是怎樣的呢? 官府遂找了一位靈媒 , 為武士「作供」。 妻子願意跟多襄丸走, 但她竟然叫多襄丸殺掉其丈夫! 多襄丸跟本無意殺人, 便着女子一起離去。武士感到羞辱不已, 為了捍衞自己僅存的一點名譽(honor), 拿起短劍, 一劍便插進自己的胸膛裏…
「講大話! 」樵夫激動地說。「武士可不是被短劍刺死的!」 這不經意的 Freudian Slip, 引起了路人甲的懷疑。 在眾人的追問下, 樵夫唯有承認他在官府所作的供 , 全屬謊言!
原來, 多襄丸企圖說服妻子跟他離去, 但她一時難以取捨。 妻子要兩男一戰 , 以決定跟隨誰。武士不屑妻子所為, 斷然拒絕。 妻子嘲笑兩人是懦夫, 兩男唯有一戰。他倆左閃右避, 有如兩名小丑上演猴子戲 一樣。最後, 多襄丸把武士殺死 ,但當他正想取得他的戰利品時, 妻子就落荒而逃…
「你呃人! 」路人甲隨即提出質疑 ,追問樵夫提出這個新的「版本」, 是否只是為了掩飾 自己 把那漂亮的短劍據為己有的事實。樵夫顯得十分羞愧, 像是默認了自己的罪行。 原來 , 根本沒有一個人可以是所謂客觀真相的代言人。 其實到了最後 , 黑澤明都是沒有提供兇案的謎底的。
如果真相是遙不可及, 大家便容易被一種道德的相對主義 (Moral relativism) 所主宰。更甚者, 我們還會墮入一個虛無主義(Nihilism)的真空裏。 那難道我們就逃避不了這悲觀的現狀嗎 ? 黑澤明對此的答案 , 是否定的。 引子就是從一個棄嬰開始。 三人發現一個棄嬰, 樵夫把他抱了起來。 僧人以為樵夫想傷害那弱小的生命。 樵夫說, 他其實是想收養這個可憐的孩子。 僧人錯怪了樵夫, 感到十分慚愧, 還感謝了樵夫作出了如此仁義的抉擇 。僧人說了一句極為震撼人心的對白:
Priest
No, I’m grateful to you. Because, thanks to you, I think I will be able to keep my faith in men.
雨停了 。 樵夫抱起嬰兒 , 向象徵希望的晴光走去 。 僧人則在羅生門裏 ,目送他們前往依然樂觀的未來…
結語
羅生門對我們最大的啟發, 就是給予了我們一種找尋人生意義的勇氣。 即使這個世界是無道德(amoral)的, 或沒有人會明白最終的現實 ,我們依然可以憑自己的良知去take a stand 。 那, 你有勇氣去為自己作出抉擇嗎?
(二之二)
Next time: 七俠四義 (Seven Samurai)
by Ed Law
15/06/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