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7 July 2013

李小龍 (下)- 生命之約

‘Be water, my friend.’  李小龍這一句經典對白, 充分表現了截拳道背後的神韻。 水可以自由流動, 當被注入不同的容器時, 便會變成不同的形狀。 水這樣的特性, 就反映了它''的一面。 無論是武術 , 思考以至待人接物, 都是要像水一樣, 懂得靈活變通, 依仗情況的需要來順水推舟。 不過說到李小龍最具哲理性的作品 , 那就一定是'死亡遊戲'!

死亡遊戲

由於李小龍在'死亡遊戲'拍攝期間不幸離世, 所以現今傳世的版本是不完整的 。縱使有電影人在後期補拍, 但這個所謂的完整版本除了荷李活味道重外, 亦忽視了小龍原來苦心構思的哲理部份 。所以, 在此我會討論李小龍心中所構想的'死亡遊戲'

有一座寶塔, 頂層放了一件寶物, 所以便吸引了幾位武林高手(包括李小龍的角色)前去奪取 。不過, 寶塔的每一層都有一位武術高手把守着: 包括韓國合氣道高手, 棍王伊魯山度 (Dan Inosanto), NBA球星- 身高如巨人的渣巴 (Kareem Abdul-Jabbar)等。 當然, 李小龍憑着其非凡的武功, 過關斬將, 最終登上頂層! 這時, 才發現寶盒裏只有一張字條, 寫着: '生就是一個等待死亡的過程'...

這句說話看似悲觀, 但細心一想, 其實頗具哲理。 我們所處於的自然世界, 是被科學的法則所主宰。而熱力學第二定律 (The 2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暗示了時間的不可逆性 (Irreversibility of Time), 所以生與死之間的旅程, 是單向的。 李小於龍這句值得玩味的說話, 其實只是反映事實。 更加激進的, 有著名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 他甚至主張人們應該期待死亡 (Anticipation of Death) (可詳見其有關Anticipatory Resoluteness的哲學思想)

不過李小龍這座死亡塔, 似是用來比喻人生。 每個人拼命面對一浪接一浪的難關, 勇鬥接踵而來的挑戰。 勝了一個回合, 就要顧慮下一回合可能被擊倒的命運。 拼死戰勝了全世界, 準備名利雙收之時, 才發現自己仿如墮入虛空裏, 一時間好像失去了奮鬥的目的。 這種想法的源頭, 就是因為人們過份執着於名利和所謂的结果, 忽略了奮戰過程中所得到的啓發。 用佛家的角度來說, 就是不要過份偏執於現象世界的事物。 李小龍看到字條時, 便進入一種‘悟’的境界, 明白了生命的真義。 他所贏得的寶物, 已經超越了俗世名利的境界, 而是對人生一種真切的領悟。 說到底, 李小龍征服對手時的集中和盡力, 足以向觀眾證明他已超越自己。 他真正的勝利, 就是他在整個過程中真的有give his best shot

結語

或者,李小龍’三個字永遠不會在哲學教科書出現。 不過李小龍極具創見的思想, 早已昇華至哲學的境界。 星空上的飛龍, 將會守護着這啓發萬千世代的智慧!

(二之二)

by Ed Law
27/07/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7






Saturday, 20 July 2013

李小龍 (上)

說李小龍是天皇巨星, 是完全沒有誇大的。起碼, 除了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沒有人穿一件純白色背心, 可以穿得如此有男人味! 我從青年時代已視李小龍為偶像。 除了欣賞他那神級的打鬥技巧, 我更佩服的, 是他的作品中所流露的哲理。 不要只想到小龍那家傳户曉的喝聲, 就覺得李小龍電影只是跟暴力和打鬥有關。 這次我談他的兩部作品:猛龍過江’和‘死亡遊戲’, 來個‘以武服人’吧!

小龍生平

電影‘精武門’中的陳真曾經說過: ‘我少讀書, 你唔好呃我!’。 不過現實中的李小龍, 又怎會是讀書少? 童星出身的李小龍,曾在青年時期到美國留學, 在大學修讀哲學科。當然, 武打的世界, 才是小龍真正醉心的地方。 由此可見, 李小龍在其電影和說話中流露出哲學的味道 (見下), 是不足為奇的。 後來他在美國參與了幾部電視劇的演出 (包括‘青蜂俠’)。而他演藝事業的轉捩點, 是他在香港拍攝'唐山大兄'一片時。 接着有'精武門', '猛龍過江', '龍爭虎鬥''死亡遊戲' 可惜, 李小能還未完成他用盡心力構想的'死亡遊戲', 就結束了他三十三年的生命。

猛龍過江

說到'猛龍過江', 大家一定會想起片末李小龍與羅禮士(Chuck Norris)在羅馬鬥獸場的對打場面。 這一幕可謂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武打場面之一。 這一場打鬥戲不只是單純的用來推進劇情, 其實是演示了李小龍武術風格背後的哲理。事實上, 李小龍和羅禮士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 兩人都有相互影響對方的武打風格。 整場打鬥可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 羅禮士的角色用其穩健的空手道技巧, 三度將李小龍擊倒。 對於重視進攻的空手道, 是不足為奇的。 第二部份, 李小龍改變策略, 善用防守, 一來消耗對手的體力, 二來亦可以disorient對手的集中力。 就是突如其來的一腿, 把眾人帶進第三部份。  李小龍運用截拳道中多元的招式, (腿法) (拳擊, 搭手)兼施, 羅禮士毫無招架之力, 形勢急轉直下! 最後, 李小龍基本上完全擊倒羅禮士, 但小龍無意擊斃他, 所以便對羅禮士面露笑容, 希望打發他走。但基於武道家的尊嚴, 羅禮士决定寧死一戰, 最終被李小龍擊斃。 李小龍佩服羅禮士的勇氣,在他的屍體上蓋着白袍, 以示對對手的尊重

這場打鬥表現了截拳道和空手道兩種武術思潮的競爭。雙方風格上的分别有以下各點。羅禮士在打鬥中只用進攻型的招式。相比之下, 李小龍的策略遠比羅禮士的靈活多變。正因為這樣, 在後半部份李小龍基本上完全控制了武鬥的節奏 (‘精武門’中道場一戰亦可見一斑)。 羅禮士幾乎無法掌握對手的距離和計策, 當然不敵小龍。 不過話說回來, 這場打鬥的動作設計是用來彰顯截拳道背後的精神, 所以不能說是一場寫實的打鬥。 要寫實的話, 是應該比較近乎綜合格鬥(Mixed Martial Arts, MMA)。在綜合格鬥裏會運用多種不同的技巧, 例如泰拳 (Muay Thai) 巴西柔術 (Brazilian Jiu-Jitsu), 甚至摔跤 (Submission Wrestling) 在電影‘導火綫’ 中, 片末甄子丹與鄒兆龍的一場對打, 才算是比較寫實的打鬥!

(二之一)

by Ed Law
20/07/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6











Wednesday, 17 July 2013

有與無

很多人總是執着‘有與無’的問題: 當答案是否定時,便只會怨天尤人。  要逃離這種困境, 首先就要衝破‘有與無’的二元對立。

想起了英國著名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Bundle Theory 在此打一個比喻: 人的自身就如一個鑰匙扣, 圓環用來扣着若干鑰匙。 每一鑰匙都是獨立的, 跟其他的鑰匙互不相干。 但是, 它們都各自代表你自己的一種特徵。 即使其中一條鑰匙用不着了, 都不會影響其他鑰匙的。 做人處世, 就是要懂得用一個统攝(holistic)的角度去面對問題。

破惘的關鍵, 往往取决於我們用甚麼角度去看待難題。希臘神話中的先知泰瑞西斯 (Tiresias) 因為偷看了女神雅典娜一眼而變盲。 雙目失明, 卻令他可以用新的觀點來看世界。 因此, 他能看到普通人明眸看不到的東西。 缺陷並不等同絕路: 在虛幻世界裏, 獨臂刀, 盲俠座頭市, 以至近期劉德華飾演的'盲探', 都依然可以活得精彩。一扇門的關閉, 只是代表另一扇門的開啟。

畫中一個角落的空洞, 是不會令其他的部份不能大放異彩。 只是, 你會用畫筆, 在生命的畫布上畫些甚麼呢?

秋水E

17/07/2013


Saturday, 13 July 2013

致褒曼的情書






莉芙歐曼(Liv Ullmann)和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人生中, 如果找到一位可以相依的好拍擋, 必然可以締造一部又一部的經典。


瑞典電影大師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和他的'靈感女神'莉芙歐曼(Liv Ullmann)的故事被拍攝成紀錄片'致褒曼的情書' (Liv And Ingmar, 2012) 莉芙曾在多部褒曼作品擔任女主角。 在合作了第一部電影後, 兩人更相戀了五年 - 縱然雙方都各自有另一半。 雖然兩人的戀情最後無疾而終, 他們仍能保持工作上的默契 : 大多數最傑出的褒曼作品, 都是在兩人分手後拍攝的。 自此以後, 莉芙的名字 便與英瑪結下不解之緣了。


這位北歐電影大師受盡當今電影愛好者的擁戴。 無論是黑白片或是彩色片, 褒曼運用簡約(minimalist)的場景鋪排 (例如一個簡單的大特寫, 或寂寥的景色), 面部特寫, 鏡像, 或是虛幻的現象, 來挑戰戲中角色以及觀眾的主觀感覺。 不同的技巧, 都是用來顯露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偏偏戲中的角色往往選擇逃避, 不敢正視人性的幽暗。 經典例子, 就是'哭泣與耳語 ' (Cries And Whispers, 1972): 姐姐被癌病煎熬得痛不欲生, 她痛苦得如馬一樣的嘶叫。 但兩個妹妹仍是要勾心鬥角, 互存偏見。 姐姐離世後, 導演褒曼便安排了一場人性試驗給兩位妹妹: 姐姐的靈魂忽然現身, 要求兩位妹妹接受自己。 豈料兩人斷然拒絕! 兩位妹妹精神上的患疾, 實屬無可救藥。 褒曼如此獨特的風格, 令他創造出無數極具震撼性的影像, 引來後世多位導演的模仿 褒曼經常攝影鏡像和時鐘的理由, 似是暗示人生如一場又一場的審判 : 我們要不斷審視自己, 包括面對自己黑暗的一面。 看一套褒曼的電影, 他就下一次戰書: 你有膽量面對自己嗎?


不過說到褒曼電歌影最重要的元素, 非莉芙歐曼莫屬。 莉芙不但參演了多部褒曼電影外, 她的角色往往表現着褒曼所探討的人性特徵。 莉芙所演的角色往往處於一些不可思議的情境裏, 所以這些作品 都有存在主義 Existentialism)色彩。 例如在假面 (Persona, 1966), 她飾演一個突然失聲的演員。 在沉默的過程中, 她要與Bibi Andersson飾演的護士, 一起探索現實與虛幻的分界, 和找尋那迷失了的自我。 在‘哭泣與耳語Cries And Whispers, 1972) , 她演那'童心未泯', 毫不成熟的妹妹 - 她要面對的, 是自己所代表的晦暗人性。 '面對面' (Face To Face, 1976), 她是一位需要接受精神分析的精神分析師 - 她瘋掉了, 不但要在夜深面對祖母的鬼魂, 還要應付自己幾近精神分裂, 同時扮演三個角色的狀態。 莉芙的角色往往都要面對這些荒謬的情况: 她要了解自身的心理缺陷, 然後勇於探索步出陰霾的方法, 才能完善自我。 而了解自己的旅程, 都需要其他人結伴同行的 - 這就是褒曼電影中兩面頰在同一鏡頭的象徵意義了。 現實中, 褒曼與莉芙這對老拍擋, 亦是在一導一演的情況下, 找尋人生的真義。 他倆多年來互相扶持, 才能拍攝出一部又一部的佳作。 兩人藕斷絲連, 早就超越相愛的境界了。


一個人, 只會擁抱孤寂; 兩個人, 足以改變一切。


秋水E
13/07/2013








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莉芙歐曼(Liv Ullmann)
假面 (Persona) 裏的經典一幕


哭泣與耳語 Cries And Whispers)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