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8 September 2013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十四歲前,你有感受過如‘四百擊’般的童心未泯嗎?

'四百擊' Les quarte cents coups, 1959)是著名法國導演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的代表作。 杜魯福是法國新浪潮運動(The French New Wave)最重要的人物的之一。 他的作品在世界可謂享負盛名: ‘祖與占’ Jules and Jim 1962), Fahrenheit 451 (1966), 與他客串演出的史匹堡電影'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等。 杜魯福也熱衷於電影評論。 他與巴贊(Bazin)等人組成的Cahiers du cinéma, 亦抒發了這群新一代對電影的諸多看法。 杜魯福的名作‘四百擊;, 其實是向巴贊致敬的。



他只有十三歲...

'四百擊'是和只有十二, 三歲的男孩Antoine Doinel有關。 在師長眼中, Antoine從來都是一個搞事份子: 思想古板的班主任討厭他, 無時無刻都要捉著Antoine的痛腳。 父母管教嚴格, 母親更對他十分冷淡。Antoine抵受不了班主任對他的懲治, 便做出一次又一次的反叛行為: 逃學, 離家出走。 在逃學時, 他跑了去電影院看電影, 又到了遊樂場消磨時間。 在玩那離心機時, 他第一次感受到無重狀態, 彷彿一切的顧慮都已置諸腦後。 不過, 他也遇到一位不速之客: 就是他那有了外遇的母親! 因為無故缺課, Antoine便訛稻自己的母親死去。 可惜班中的一位告密者告訴了Antoine的父母, 謊言因而識破。 屢勸不改, Antoine最終被勒令停學。 他便與其同學在巴黎的夜街上遊蕩。 Antoine在父親的公司偷了一部打字機, 企圖將其變賣。 失敗後他把打字機物歸原主, 卻被公司的保安逮過正著。 Antoine父母眼見無計可施, 唯有要求他自首, 希望可以改造他。 青年法院的法官判了Antoine進入教導所。 不過, 他的父母竟然對他判了‘極刑’ 那都就是Antoine的父親母不會再理會他! 在列隊訓練持, Antoine忽然發足狂奔, 跑到海邊。 他轉身面向鏡頭: 那就是‘四百擊’家傳戶曉的Freeze Frame場面了!



孩子的未來, 真是值得可憐嗎?

‘四百擊’裏的班主任在片頭說過一句話:
                                 'I pity France in ten years!'

Antoine為表表者的新一代, 真的如此沒希望嗎? 這句話似是表現成年人和小孩子兩代人之間的洪溝。  Antoine沒有做過好人嗎? 他看到巴爾札克(Balzac)的名作, 把他寫在自己的作品裏。 老師不問底蘊, 便指責Antoine抄襲。 試想, 一位十二三歲的小朋友已對名家巴爾札克有所體會, 而加以引錄時, 師長是否應與同學探討, 然後再作懲罰呢? Antoine的母親Madame Doinel說兒子經常說謊,Antoine在遊樂場看見媽媽和男朋友一起時, 試問Madame Doinel又如何自圓其說? 當她對Antoine撫慰說'我也曾是小孩時', 這是虛偽的。 因為, 她並不了解, 與不想用心了解自己的兒子。 在心理分析那一幕, Antoine解釋自己說謊是因為父母不肯聽他的真心話, 正是此意。



新浪潮的‘四百擊’

不知大家有無感到, ‘四百擊’的劇情似在比喻新浪潮所面對的壓力和挑戰? Antoine要抵抗的是父權(Paternity) 而新浪潮所對抗的, 正是傳統的法國電影(Cinéma de Papa) 老一輩的電影人視這些年輕導演為頑童, 更甚者害群之馬, 這就像師長父母評價Antoine一樣。 新浪潮導演受盡老一輩和那些保駕護航的打手的責罵, 可以鑽出胡同的的方法, 就是‘俯首甘作孺子牛’, 繼續集中為自己熱愛的藝術貢獻。



Freeze Frame 停不了希望

‘四百擊’給予我們一個Open Ending 杜魯福要我們自行決定那坐過囚車, 又曾身陷囹圄的Antoine 會有什麼下場。 畢竟, 新浪潮導演也不知道, 他們的這場電影革命的結果會是如何。 直觀來說,Antoine似在逃避。 但走到汪洋大海, 有很多東西還未看個清楚, 你又會否希望他看到新大陸呢?

聽完Antoine的故事, 你經歷過的四百擊, 又是怎樣的?

by Ed Law
28/09/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