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8 September 2013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十四歲前,你有感受過如‘四百擊’般的童心未泯嗎?

'四百擊' Les quarte cents coups, 1959)是著名法國導演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的代表作。 杜魯福是法國新浪潮運動(The French New Wave)最重要的人物的之一。 他的作品在世界可謂享負盛名: ‘祖與占’ Jules and Jim 1962), Fahrenheit 451 (1966), 與他客串演出的史匹堡電影'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等。 杜魯福也熱衷於電影評論。 他與巴贊(Bazin)等人組成的Cahiers du cinéma, 亦抒發了這群新一代對電影的諸多看法。 杜魯福的名作‘四百擊;, 其實是向巴贊致敬的。



他只有十三歲...

'四百擊'是和只有十二, 三歲的男孩Antoine Doinel有關。 在師長眼中, Antoine從來都是一個搞事份子: 思想古板的班主任討厭他, 無時無刻都要捉著Antoine的痛腳。 父母管教嚴格, 母親更對他十分冷淡。Antoine抵受不了班主任對他的懲治, 便做出一次又一次的反叛行為: 逃學, 離家出走。 在逃學時, 他跑了去電影院看電影, 又到了遊樂場消磨時間。 在玩那離心機時, 他第一次感受到無重狀態, 彷彿一切的顧慮都已置諸腦後。 不過, 他也遇到一位不速之客: 就是他那有了外遇的母親! 因為無故缺課, Antoine便訛稻自己的母親死去。 可惜班中的一位告密者告訴了Antoine的父母, 謊言因而識破。 屢勸不改, Antoine最終被勒令停學。 他便與其同學在巴黎的夜街上遊蕩。 Antoine在父親的公司偷了一部打字機, 企圖將其變賣。 失敗後他把打字機物歸原主, 卻被公司的保安逮過正著。 Antoine父母眼見無計可施, 唯有要求他自首, 希望可以改造他。 青年法院的法官判了Antoine進入教導所。 不過, 他的父母竟然對他判了‘極刑’ 那都就是Antoine的父親母不會再理會他! 在列隊訓練持, Antoine忽然發足狂奔, 跑到海邊。 他轉身面向鏡頭: 那就是‘四百擊’家傳戶曉的Freeze Frame場面了!



孩子的未來, 真是值得可憐嗎?

‘四百擊’裏的班主任在片頭說過一句話:
                                 'I pity France in ten years!'

Antoine為表表者的新一代, 真的如此沒希望嗎? 這句話似是表現成年人和小孩子兩代人之間的洪溝。  Antoine沒有做過好人嗎? 他看到巴爾札克(Balzac)的名作, 把他寫在自己的作品裏。 老師不問底蘊, 便指責Antoine抄襲。 試想, 一位十二三歲的小朋友已對名家巴爾札克有所體會, 而加以引錄時, 師長是否應與同學探討, 然後再作懲罰呢? Antoine的母親Madame Doinel說兒子經常說謊,Antoine在遊樂場看見媽媽和男朋友一起時, 試問Madame Doinel又如何自圓其說? 當她對Antoine撫慰說'我也曾是小孩時', 這是虛偽的。 因為, 她並不了解, 與不想用心了解自己的兒子。 在心理分析那一幕, Antoine解釋自己說謊是因為父母不肯聽他的真心話, 正是此意。



新浪潮的‘四百擊’

不知大家有無感到, ‘四百擊’的劇情似在比喻新浪潮所面對的壓力和挑戰? Antoine要抵抗的是父權(Paternity) 而新浪潮所對抗的, 正是傳統的法國電影(Cinéma de Papa) 老一輩的電影人視這些年輕導演為頑童, 更甚者害群之馬, 這就像師長父母評價Antoine一樣。 新浪潮導演受盡老一輩和那些保駕護航的打手的責罵, 可以鑽出胡同的的方法, 就是‘俯首甘作孺子牛’, 繼續集中為自己熱愛的藝術貢獻。



Freeze Frame 停不了希望

‘四百擊’給予我們一個Open Ending 杜魯福要我們自行決定那坐過囚車, 又曾身陷囹圄的Antoine 會有什麼下場。 畢竟, 新浪潮導演也不知道, 他們的這場電影革命的結果會是如何。 直觀來說,Antoine似在逃避。 但走到汪洋大海, 有很多東西還未看個清楚, 你又會否希望他看到新大陸呢?

聽完Antoine的故事, 你經歷過的四百擊, 又是怎樣的?

by Ed Law
28/09/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15 

Monday, 16 September 2013

畢業生 (下) - 寂靜之聲




'Tis night: now do all gushing fountains speak louder.
-Friedrich Nietzsche, Thus Spoke Zarathustra


尼采說得好: 在一個充滿'膠人'的俗世, 雜聲也是特別多。 不過, 最有力量的反抗, 往往都是無聲的抗議。 ‘畢業生’裏的著名歌曲Sound of Silence便是描述了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這首由Simon And Garfunkel創作的名曲, 似是道盡畢業生主角Benjamin的心底話。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看到Ben那落寞茫然的眼神, 就會明白為何他可以傾訴的對象, 只有黑暗。 他告訴這位朋友, 自己在夢境裏見到一些事, 不吐不快。 而那些影象到現在仍然迴蕩在自己的腦子裏...

他孑然一身, 漫無目的地在夜街上走著。 陪伴他的, 只有綻紋黃光的街燈, 和四周陰冷和濕漉漉環境。 忽然, 一度強光刺進他的眼球 可惜, 那不是希望之光, 更加不是靈感之光。 那光芒只是來自代表物質主義的霓紅燈。



在刺眼的燈光,他隱約見到成千上萬的人潮, 然後便到Sound of Silence這首歌曲最膾炙人口的一段: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d'
  

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一段成功刻劃與Ben對立的成年人世界的嚴重問題。 他們只關注每事每物的表面, 而從不用心思考事物背後的意義。 於是, 大家只會聽到一些雜音, 但從不用心聆聽他人的訴求。 所以當你覺得他人不尊重你時, 你會對他說‘You are not listening.' 當大家說話時, 只會強求擠出幾個音節, 大家不會打開心窗, 來一場Heart-to-Heart的對話。 那就如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所說, 一切對話淪為空談(idle talk). 即使譜寫歌謠, 也就如耳邊風一樣, 不會與人引起任何共鳴。 綜觀這一切, 都是因為人們成為物質主義的囚奴, 凡事只衡量它的利用價值(instrumental value), 不再用心思量萬事背後的真正意義。 有如Mr. McGuire 般的'膠人', 就是如此煉成的!



Ben慶幸自己醒覺了, 他便向眾人伸出援手。 只見無聲抗議的威力愈來愈大, 而且有如癌細胞般蔓延。世界變得更膠, 只會引來清醒者更大的不滿。 就如物理學中的actionreaction pair一樣, 壓迫愈大, 反抗愈大。 無聲控訴的雨點, 只會隨著傾盆大雨, 一點一點地對世人迎頭痛擊。




'畢業生'這個故事發生在六十年代。 那時形勢動蕩, 再加上世俗主義(Secularism)的影響 , 思潮可謂百花齊放。 諸如反戰, 女權, 甚至counterculture活動, 人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精神寄託。而在Sound of Silence, 眾人膜拜的神竟是用霓紅燈做成的。  先知的預言, 救世的福音, 原來是寫在隧道牆上的塗鴉。  也許, 你所拜服的'', 便是那個在講台上揮灑自如的精神領袖。 要逃離無聲的壓力,  就要追尋到自己真正相信的內在價值。

你, 找尋到代表自己的聲音嗎?

By Ed Law
15/09/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14


Sunday, 15 September 2013

畢業生 (上) - 防止‘膠’化



最近熱門的電影'激戰', 除了令一眾男士願望變成張家輝外, 片中的一曲'Sound of Silence'也叫人難忘。此外, 很多人都想知道困擾香港多年的膠人文化是從何而來。 Sound of Silence和膠, 都是源自今次我介紹的經典電影 - 畢業生 (The Graduate, 1967)

畢業生Mike Nichols導演, 是德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他飾演Benjamin這個角色, 更加成為了一個cultural icon.  而那著名的婦人Mrs Robinson, 則是由美國女演員Anne Bancroft所飾。 Bancroft當時已經是奧斯卡影后, Mrs Robinson更加是她從影而來最為家傳戶曉的角色。飾演女兒Elaine的是青春可人的Katherine Ross畢業生一片運用了很多極具創意的拍攝手法, 再加上此片探索的話題很 所以此片與的雌雄大盜Bonnie And Clyde)Easy Rider都被公認為新荷里活時代 (The New Hollywood)的開山之作. Mike Nichols更憑'畢業生'勇奪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This is Benjamin. He's a little worried about his future.

剛畢業的Benjamin (德斯汀荷夫曼飾)參加父母為他舉辦的派對, 其長輩們都為Ben的成就感到自豪。事實上, Ben卻是憂心忡忡: 他對自己的將來感到十分迷惘。 宴會完結, Ben父母的朋友Mrs Robinson要求Ben送她回家。 回到Robinson大宅後, 她竟然主動挑逗Ben. 除了要求Ben看她換衣服, 更在Ben面前上演了那被視為經典場面的拉絲襪動作. Ben難以招架, 遂問: 'Mrs. Robinson, you're trying to seduce me, aren't you?' 接下來他倆便開始發展'地下情'了。





Mrs Robinson的女兒Elaine回來, 認識了Ben. 經過幾番波折後, Ben終於發現Elaine才是與他真正有共鳴的人。 可惜東窗事發, Mr Robinson識破了這段忘年姊弟戀, 除了痛斥Ben, 更阻止他與Elaine交往, 無情逐散鴛鴦侶。 最後, Ben終於鼓起勇氣, 跑到教堂, 劫走已經訂婚的Elaine! 兩人興奮莫名的登上巴士, 不過冷靜下來後, 兩人面對前路, 只是一臉茫然...





'畢業生'被視為一齣很''的電影, 主要是因為片中含有大量劃時代的拍攝手法。 例如在學校那一幕, Ben無助地坐在噴水池旁邊。 忽然, 鏡頭拉後, 由特寫變成長鏡。 這意味Ben在茫茫人海, 儼如滄海一粟, 自己的煩惱可謂'有苦自己知' Ben駕著車子一幕, 鏡頭移動的方向和車子恰好背道而馳。 似乎, 大家不能集中問題, 失去焦點了。 另外, 水也是一個重要的象徵: 臉上木無表情的Ben靜坐在水族箱前。 水族箱裏擺放了一個用塑膠造的蛙人。 水就是比喻成年人的世界, 要擺脫成年人的束縛, 必先要找尋到生命的意義。 又有一幕, Ben躺臥在泳池上, telephoto lens的幫助下, 整個畫面變得平板, Ben與池水的距離亦因而拉近. Ben在水中載浮載沉, 暗示他將難以逃離他所厭惡的成年人世界。



Plastics



要體會''與畢業生的關係, 我先原文引錄那一段:

Mr. McGuire: I just want to say one word to you. Just one word.
Benjamin: Yes, sir.
Mr. McGuire: Are you listening?
Benjamin: Yes, I am.
Mr. McGuire: Plastics.
Benjamin: Exactly how do you mean?

一個字: 膠。 ‘Plastics’這句對白, 在美國電影學會100 Movie Quotes 排行42  名。 長久以來,  人們都在猜想這個字背後的意義。 在那些年,塑膠工業發展興盛, 人們都以為實用的塑膠業前途無可限量。 哲學家Roland Barthes在解讀此片時, 甚至擔心有一天人們所有的產品都用塑膠造成, 變成一種'一體化'的局面。 Mr. McGuire的意思, 是要Ben去做一些實際的事情 (所謂的做實事’) 才可以揚名立萬。 但是Mr. McGuire心目中的實事, 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消費主義的慾望, 只是流於表面。  結果, 這一代人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變為一群被物質主義操縱的膠人 這就如T.S. Eliot的詩歌The Hollow Men一樣, 沒有了希望和精神的支柱。Mr. McGuire只是看到塑膠的instrumental value, 如果他可以看得更深的話, 他可就是'真心膠'!

Ben就是要防止自己變成這群毫無靈魂的'膠人',  避免自己'膠化' 。至少, 他算是醒覺了,  找出了Mr. McGuire'膠論'之謬誤, 還去打救他的摯友Elaine. 不過渺小的Ben, 真的可以改變世界嗎?



What's that you say, Mrs. Robinson?

很多人都對Mrs Robinson加以妖魔化, 說她是一個負面的角色。 其實, Mrs Robinson只是她的時代的產物。 Mrs Robinson年少時也有自己的夢想。她上大學讀書, 但由於早婚的關係, 她要放棄自己的夢。 所以她不喜歡Elaine, 就是因為Elaine是摧毀她美夢的始作俑者。 Mrs Robinson離經背道的行為, 只是她對建制的無聲抗議。 在尼采的角度看, 這是一種Resentiment  Mrs Robinson敢怒不敢言, 還是要屈服在這父權社會裏。 說實話, BenMrs Robinson才算是天生一對啊!



公車會駛向美好的將來嗎?

'畢業生'的結局, 看似是一個快樂的結局, BenElaine最後奇怪的神情, 又令觀眾大惑不解。 導演Mike Nichols說過, 結局是一個Open Ending, 甚至是一個Dark Ending. 為什甚? Ben衝動魯莽地劫走Elaine,  除了要面對自己所為的後果和無比的壓力, 他倆亦難以解答'What's Next?'這個難題。 公車, 根本不知道會駛去一個怎樣的將來。 導演提出的疑問是, 他倆幾年後會否變回神膠俠侶 又要居服於這個膠人的世界呢? 所以, 如果你真是了解畢業生的話, 應該為BenElaine憂心才對! 在我看來, 又不用也把結局看得如此悲觀。 我們可以用一個審慎樂觀的態度去看待。 至於BenElaine會否成為膠人二世? 那他們便要以行動證明自己了!



(二之一)

By Ed Law
15/09/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