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3 July 2013

致褒曼的情書






莉芙歐曼(Liv Ullmann)和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人生中, 如果找到一位可以相依的好拍擋, 必然可以締造一部又一部的經典。


瑞典電影大師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和他的'靈感女神'莉芙歐曼(Liv Ullmann)的故事被拍攝成紀錄片'致褒曼的情書' (Liv And Ingmar, 2012) 莉芙曾在多部褒曼作品擔任女主角。 在合作了第一部電影後, 兩人更相戀了五年 - 縱然雙方都各自有另一半。 雖然兩人的戀情最後無疾而終, 他們仍能保持工作上的默契 : 大多數最傑出的褒曼作品, 都是在兩人分手後拍攝的。 自此以後, 莉芙的名字 便與英瑪結下不解之緣了。


這位北歐電影大師受盡當今電影愛好者的擁戴。 無論是黑白片或是彩色片, 褒曼運用簡約(minimalist)的場景鋪排 (例如一個簡單的大特寫, 或寂寥的景色), 面部特寫, 鏡像, 或是虛幻的現象, 來挑戰戲中角色以及觀眾的主觀感覺。 不同的技巧, 都是用來顯露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偏偏戲中的角色往往選擇逃避, 不敢正視人性的幽暗。 經典例子, 就是'哭泣與耳語 ' (Cries And Whispers, 1972): 姐姐被癌病煎熬得痛不欲生, 她痛苦得如馬一樣的嘶叫。 但兩個妹妹仍是要勾心鬥角, 互存偏見。 姐姐離世後, 導演褒曼便安排了一場人性試驗給兩位妹妹: 姐姐的靈魂忽然現身, 要求兩位妹妹接受自己。 豈料兩人斷然拒絕! 兩位妹妹精神上的患疾, 實屬無可救藥。 褒曼如此獨特的風格, 令他創造出無數極具震撼性的影像, 引來後世多位導演的模仿 褒曼經常攝影鏡像和時鐘的理由, 似是暗示人生如一場又一場的審判 : 我們要不斷審視自己, 包括面對自己黑暗的一面。 看一套褒曼的電影, 他就下一次戰書: 你有膽量面對自己嗎?


不過說到褒曼電歌影最重要的元素, 非莉芙歐曼莫屬。 莉芙不但參演了多部褒曼電影外, 她的角色往往表現着褒曼所探討的人性特徵。 莉芙所演的角色往往處於一些不可思議的情境裏, 所以這些作品 都有存在主義 Existentialism)色彩。 例如在假面 (Persona, 1966), 她飾演一個突然失聲的演員。 在沉默的過程中, 她要與Bibi Andersson飾演的護士, 一起探索現實與虛幻的分界, 和找尋那迷失了的自我。 在‘哭泣與耳語Cries And Whispers, 1972) , 她演那'童心未泯', 毫不成熟的妹妹 - 她要面對的, 是自己所代表的晦暗人性。 '面對面' (Face To Face, 1976), 她是一位需要接受精神分析的精神分析師 - 她瘋掉了, 不但要在夜深面對祖母的鬼魂, 還要應付自己幾近精神分裂, 同時扮演三個角色的狀態。 莉芙的角色往往都要面對這些荒謬的情况: 她要了解自身的心理缺陷, 然後勇於探索步出陰霾的方法, 才能完善自我。 而了解自己的旅程, 都需要其他人結伴同行的 - 這就是褒曼電影中兩面頰在同一鏡頭的象徵意義了。 現實中, 褒曼與莉芙這對老拍擋, 亦是在一導一演的情況下, 找尋人生的真義。 他倆多年來互相扶持, 才能拍攝出一部又一部的佳作。 兩人藕斷絲連, 早就超越相愛的境界了。


一個人, 只會擁抱孤寂; 兩個人, 足以改變一切。


秋水E
13/07/2013








英瑪褒曼 (Ingmar Bergman) 


莉芙歐曼(Liv Ullmann)
假面 (Persona) 裏的經典一幕


哭泣與耳語 Cries And Whispers)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