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6 September 2013

畢業生 (下) - 寂靜之聲




'Tis night: now do all gushing fountains speak louder.
-Friedrich Nietzsche, Thus Spoke Zarathustra


尼采說得好: 在一個充滿'膠人'的俗世, 雜聲也是特別多。 不過, 最有力量的反抗, 往往都是無聲的抗議。 ‘畢業生’裏的著名歌曲Sound of Silence便是描述了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這首由Simon And Garfunkel創作的名曲, 似是道盡畢業生主角Benjamin的心底話。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看到Ben那落寞茫然的眼神, 就會明白為何他可以傾訴的對象, 只有黑暗。 他告訴這位朋友, 自己在夢境裏見到一些事, 不吐不快。 而那些影象到現在仍然迴蕩在自己的腦子裏...

他孑然一身, 漫無目的地在夜街上走著。 陪伴他的, 只有綻紋黃光的街燈, 和四周陰冷和濕漉漉環境。 忽然, 一度強光刺進他的眼球 可惜, 那不是希望之光, 更加不是靈感之光。 那光芒只是來自代表物質主義的霓紅燈。



在刺眼的燈光,他隱約見到成千上萬的人潮, 然後便到Sound of Silence這首歌曲最膾炙人口的一段: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d'
  

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一段成功刻劃與Ben對立的成年人世界的嚴重問題。 他們只關注每事每物的表面, 而從不用心思考事物背後的意義。 於是, 大家只會聽到一些雜音, 但從不用心聆聽他人的訴求。 所以當你覺得他人不尊重你時, 你會對他說‘You are not listening.' 當大家說話時, 只會強求擠出幾個音節, 大家不會打開心窗, 來一場Heart-to-Heart的對話。 那就如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所說, 一切對話淪為空談(idle talk). 即使譜寫歌謠, 也就如耳邊風一樣, 不會與人引起任何共鳴。 綜觀這一切, 都是因為人們成為物質主義的囚奴, 凡事只衡量它的利用價值(instrumental value), 不再用心思量萬事背後的真正意義。 有如Mr. McGuire 般的'膠人', 就是如此煉成的!



Ben慶幸自己醒覺了, 他便向眾人伸出援手。 只見無聲抗議的威力愈來愈大, 而且有如癌細胞般蔓延。世界變得更膠, 只會引來清醒者更大的不滿。 就如物理學中的actionreaction pair一樣, 壓迫愈大, 反抗愈大。 無聲控訴的雨點, 只會隨著傾盆大雨, 一點一點地對世人迎頭痛擊。




'畢業生'這個故事發生在六十年代。 那時形勢動蕩, 再加上世俗主義(Secularism)的影響 , 思潮可謂百花齊放。 諸如反戰, 女權, 甚至counterculture活動, 人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精神寄託。而在Sound of Silence, 眾人膜拜的神竟是用霓紅燈做成的。  先知的預言, 救世的福音, 原來是寫在隧道牆上的塗鴉。  也許, 你所拜服的'', 便是那個在講台上揮灑自如的精神領袖。 要逃離無聲的壓力,  就要追尋到自己真正相信的內在價值。

你, 找尋到代表自己的聲音嗎?

By Ed Law
15/09/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14


1 comment:

  1. 我想,我找到了吧。
    文筆沒你好,但就是那種追求真相的渴求,才讓我在實驗室裏做個不停吧。每一下pipette up / down,感覺很真實。

    ReplyDelete